9月13日至14日,校团委组织青志联300余名渭师青年志愿者,分赴校外各交通枢纽与校内关键点位,以“车站无缝接站+校园全程引路”的暖心服务模式,为2025级新生搭建起从“家门口”到“学院报到点”的便捷通道,用青春担当绘就迎新画卷,让初入校园的新生即刻感受“渭师大家庭”的温暖。


车站驻点接站,筑牢迎新“第一防线”
为破解新生初到陌生城市的出行难题,校团委提前统筹部署,细化落实方案,在渭南北站、渭南火车站、渭南西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均设立“新生接待站”。志愿者们身着统一志愿服装,手持“渭南师范学院新生接待”指引牌,从清晨第一班列车到站,到日暮最后一名新生抵达,始终坚守在出站口。看到拖着行李箱的新生,他们第一时间上前微笑问候,主动接过沉重行李,耐心引导至学校专属接驳车。


每辆迎新接驳车上,团委均安排渭师青年讲解团成员细致讲解报到流程、校园布局、周边交通等关键信息,还围绕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学科、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展开介绍,让新生提前领略渭师的办学底蕴;同时,详细介绍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校级学生组织的职能与特色活动,鼓励新生根据兴趣选择加入,提前规划大学生活,助力新生快速融入校园集体。两天时间里,车站志愿者累计服务新生及家长两千余人次,用高效、贴心的服务打通了迎新“最后一公里”。

校园全程引路,搭建报到“便捷桥梁”
新生搭乘接驳车抵达校园后,校内志愿者迅速衔接,开启“从校门到学院”的专属引导服务。在学校大门口,志愿者们主动上前迎接,仔细询问新生所在学院与专业后,化身“校园向导”,接过新生行李,带领其前往对应学院报到点。途中,他们不仅逐一讲解报到所需材料、学院登记流程等关键事项,还主动分享食堂特色窗口、快递收发点、教学楼分布、超市位置等生活实用信息,帮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融入校园生活。

国旗展馆讲解,厚植家国“精神底色”
迎新期间,学校国旗展馆同步面向新生及家长开放,为新生打造沉浸式的校园精神文化体验。志愿者们身着正装,佩戴讲解证,在展馆内分批次为新生及家长提供讲解服务。
讲解过程中,志愿者围绕渭师与国旗的“四个故事”、学校国旗护卫队发展历程、历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果等内容,生动讲述国旗的诞生故事、象征意义,以及学校学子用青春守护国旗、践行爱国初心的鲜活案例。同时,结合展馆内的实物展品、影像资料,带领新生回顾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的特色成果,让新生在报到之初就深刻感受学校浓厚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底蕴。

作为学校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渭师青志联始终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深耕志愿服务工作,形成鲜明特色与显著成效。青志联构建起学校志愿服务三级体系,组建志愿者突击队,并下设“暖风”支教、“白鹭”环保、“筑梦”实践、“阳光”助残等专业化志愿组织,实现志愿服务领域精准覆盖。依托完善的组织架构,青志联先后两次牵头开展“文明渭南·志愿同行”城区志愿者全覆盖行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城区街道、社区,以实际行动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2024年,我校志愿者累计信用时数达230782小时,累计荣誉时数20716小时,凭借扎实的服务成效多次荣获“志愿服务突出贡献奖”。在全省高校志愿服务时长排名中,学校成功跻身第一方阵,充分展现出渭师青志联的组织力与凝聚力。
渭师青年在一次次志愿服务实践中历练本领、锤炼品格,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通讯员 任晓婷 李锦秀 审核人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