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我校美术学院、秦东美术与设计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华山颂”主题美术作品展暨美术学院迎七一美术作品展,在富平校区怀德美术馆开幕。
活动立足本土文脉传承创新,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作品269幅,经展览评选委员会严格评审遴选出80幅佳作参展,同时特邀20幅业界名家精品共襄盛举。参展作品以艺术语言诠释华山雄姿与人文积淀,将地域文化基因与红色精神谱系熔铸于笔墨丹青之中。

开幕式上,美术学院院长石海彬指出,本次展览不仅是美术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化资源整合的创新实践,更是新时代美术教育的“田野课堂”。通过构建“写生、创作、研究、应用”的全链条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山水悟道中深植家国情怀,于笔墨耕耘间传承文化薪火。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德锋在致辞中提出,艺术家应当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希望师生们以华山精神为创作坐标,将艺术追求融入时代洪流,用画笔勾勒现代化建设的壮美图景。

展览现场,怀德美术馆化身为沉浸式美育课堂,百幅作品构筑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长廊。国画作品以泼墨重彩再现华岳烟云的雄浑气韵,通过自然山水与历史典故的意象叠合,展现出“山岳即史书”的文化厚度;油画作品则以炽烈色彩重构红色记忆,在光影律动中铺陈革命岁月的精神图谱。特邀作品更以当代艺术语汇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形成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交响共鸣。观展师生在国画的苍劲笔触中感受山河魂魄,于油画的斑斓色彩里触摸历史温度。同学们表示,此次展览作品既深植华山文化的厚重底蕴,又饱含未来憧憬的灵动畅想,艺术语言相较于文字更具直击人心的感染力,以视觉张力诠释着历史积淀与时代脉搏的和谐共鸣。


本次展览以华山为媒,架起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教育的对话桥梁,彰显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担当。未来,渭南师范学院将持续深化“在地性”艺术探索,通过构建“文化挖掘、学术研究、创作实践、成果转化”的闭环生态,打造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文化示范工程,让五岳之魂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艺术光芒,为坚定文化自信奉献“渭南样本”。(通讯员 尹琨 张巍译 审核人 周德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