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计划(2023-2025年)》(教体艺〔202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教体艺〔2025〕11号)精神,创新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式,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以5·25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心理健康活动,旨在激励广大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察觉情绪、规划人生,与更好的自己相遇》专家讲座
5月23日,学校特别邀请长安大学贠丽萍副教授作《察觉情绪、规划人生,与更好的自己相遇》专题讲座。

大学生“积极心理 和谐校园”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
5月20日,大学生“积极心理和谐校园”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决赛在1101教室举行。此次大赛创新采用“短视频创作+知识宣讲”的形式,搭建“艺术表达——知识浸润——实践应用”立体化育人体系。经过严格评选,最终有20份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决赛中,参赛选手用充满温暖和力量的声音讲述了他们在短视频创作中对心理健康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会。


大学生“心绘暖阳 逐梦笃行”心理漫画大赛
5月22日,我校“心绘暖阳 逐梦笃行”心理漫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展。此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共收到作品621幅。同学们以画笔为媒,围绕“心绘暖阳逐梦笃行”主题展开创作,通过夸张的漫画语言、鲜明的色彩对比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当代青年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经过专业评比,最终评选出60幅优秀作品于5月22日——30日在富平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集中展出。开展首日,展板前人流如织。同学们在《烦恼垃圾桶》《享受孤独》等优秀作品前驻足讨论。



5月22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在两校区同步举办了以“创意疗愈身心 匠心守护健康”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了多个心理健康体验模块,以互动式、体验式、浸润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关爱心理健康,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合理表达情绪,也感受到了积极心理的力量。
“5・25我爱我”心灵疗愈沙龙活动
5月22日,学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5·25我爱我”心灵疗愈沙龙。活动从破冰相遇、主题分享、沉浸体验、能量传递四个环节开展,活动成员通过名字的故事、情绪天气瓶、自我关怀主题分享、正念冥想、自我关怀书信书写、情绪天气瓶回归、优点盲盒等环节进行了一场探索自我关怀、拥抱内心力量的治愈之旅。


5月22日,学校在富平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举办“锤炼心绪·艾护安宁”“饰出真我·夹藏心声”发夹制作等活动。
“锤炼心绪·艾护安宁”艾草养生锤制作
古法养生锤凝聚身心能量。活动中学生们亲手制作棉布锤包,填充艾草等天然材料,并在锤柄缠绕彩线以寄托祝福。随着养生锤的反复捶打,艾草清香弥漫全场,参与者们在捶肩、敲背的互动中体验身体放松与情绪舒缓。同学们表示:“原本焦虑的心情在专注裁剪、缠绕的过程中渐渐平静,完成作品时仿佛也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让我感受到‘慢下来’的力量,艾草香气也让人格外安心。”

“饰出真我·夹藏心声”发夹制作活动
发夹制作传递情绪密码。活动以手工发夹制作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色彩搭配、材料组合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现场,丝带、珍珠、金属配件等材料琳琅满目,参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具象设计——有的选择明快色调诠释乐观心境,有的用层叠褶皱隐喻成长烦恼,每一枚发夹都成为情绪的“可视化日记”。

“绘心焕彩·石膏娃娃”绘制活动
在绘制的过程中,同学们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凭借着对色彩的敏锐感知和独特审美,运用五彩的颜料为石膏娃娃赋予了全新的色彩与个性。


“闻艾香·佩香囊”手工疗愈活动
端午佳节至,粽香艾草浓。共赴传统文化与创意手工的心理疗愈之旅!


心理大富翁团体辅导活动


心理拼贴诗团体辅导


本次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以学生需求为基石,围绕“认识、理解、实践、提升”四个方面展开,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和朋辈互助作用,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认识自我、珍爱自我、发掘自我价值,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将持续以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为桥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推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通讯员 杨宁 审核人 田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