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韩城党家村、司马迁祠墓及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开展以“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学生、思政课教师陈小红、柳青华、辅导员陈晨等100多人参加。

世界民居瑰宝”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被誉为“刻在青砖上的家训”。党家村里,家家户户正对大门的照墙、厅房两侧墙上、大门门楣上都刻有党家村祖先留给子孙的处世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从修身、处世、兴教、耕读、诚信、清廉、治家、报国等方面为自己和后代子孙立下严格的家规,警戒自己、教育后人,同时,它还把家训与民居建筑融为一体,让子孙时时得见,耳濡目染。学生通过参观、听讲解,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的民居特色、历史文化和淳朴严谨的民风。
在司马祠,从雕塑文化广场到司马祠、司马墓,沿着古朴的司马古道拾阶而上,学生对太史公及《史记》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深刻体会到高山仰止的史圣风骨和厚重历史文化,大家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叹为观止。

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师生们参观展厅、认真聆听了八路军英勇抗战的事迹,在肃穆威严的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东渡抗日的丰功伟绩,强化了学生对红色基因的历史记忆,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感,提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使同学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既拓宽了课堂所学,也使同学们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以“行走的思政课”为抓手,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使价值引领作用真正落地,推动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陈小红 审核人 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