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渭南师范学院官网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ENGLISH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要闻速递】“数智赋能语言研究新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语言学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我校举办

日期:2025-09-29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卜晓梅 杨青青关注:

9月27日至28日,“数智赋能语言研究新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语言学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我校举办。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院所的104位专家学者,收到高质量学术论文87篇。

会议由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和渭南师范学院主办,我校人文学院承办。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副部长张利平、陕西省语言学学会会长邢向东、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卢爱刚、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曹强等出席会议。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赵前明主持开幕式。

卢爱刚致欢迎辞。他强调,数智时代推动语言文字研究创新发展是传承文化根脉、塑造未来文明的关键。本次年会以“数智赋能”为主题,汇聚高水平专家学者,探讨语言学研究前沿问题,必将强化学科建设、深化资源开发、赓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言与数智融合,为我校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师生学术素养的提升与研究能力的精进持续赋能。

陕西省语言学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邢向东教授致开幕词。他回顾了过去两年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在语言文字研究、方言调查、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指出数智时代的到来也为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呼吁学界同仁主动拥抱变革,利用数智平台拓宽研究疆域,让语言学不仅跟上时代步伐,更要在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贡献“语言之力”。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副部长张利平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在推动我省语言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社会需要等方面所做的贡献,认为本次会议主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学术前沿与现实需求,体现了语言学界的敏锐洞察与社会担当,希望学者们继续为推动数智时代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大会报告环节,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名誉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安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乔全生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张京鱼教授、宝鸡文理学院郭沈青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贺俊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赵学清教授、西北大学刘永华教授、渭南师范学院陶生魁教授等,分别以《王力、郭锡良先生构建上古等韵系统考》《汉语方言学史有关问题再议》《时空一体同源假设——以太阳为中心的时空模型》《汉语共同语中的合璧词及其成因》《方言比较研究中的大数据研究范式及跨学科方法应用:以汉语方言系统发生学为例》《甲骨文中的“梦”与“占梦”》《“袴(裤)”“桍”音义匹配探析》《<说文>校勘与<说文>应用》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分组讨论环节,学者们围绕“陕西及西北地区方言研究”“语言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数字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陕西文化振兴”“语言智能与数字人文交叉研究”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

会议闭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黑维强教授主持。陈荣泽、惠红军、孟万春、张璐代表各小组汇报了讨论成果,下届会议承办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代表张璐作了表态发言,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曹强作总结讲话。曹强指出,本次年会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一次“数智+人文”的融合创新。会议彰显了陕西语言研究的学术活力与语言学人守正创新的担当,标志着陕西语言学研究焕发出新的蓬勃学术活力。他激励全体语言学人,要勇做数智时代的“文化转译者”,既深耕本土语言资源,又善用全球对话的智能工具,以数智赋能语言研究,以语言传承文明薪火,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起更为坚实的沟通桥梁。

本次会议不仅为陕西省语言学研究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更成为激发创新思维的学术熔炉。技术为引擎,人文为根脉。年会紧跟时代潮流,深耕本土语言文化资源,促进了陕西语言资源的数智化新发展,开启了语言资源保护与研究的新篇章。

(通讯员 卜晓梅 杨青青 审核人 吕健)

上一条:【工作动态】校长李强双节前夕深入学生公寓与餐厅慰问学生 下一条:【要闻速递】学校举行2025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关闭




Copyright © 渭南师范学院  学校地址:陕西省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  
邮编:714099 电话:0913-2133039  传
真:0913-2133917 ICP备案号:陕ICP备05010978号